当前位置: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 > 灰指甲 >
灰指甲不痛不痒?别等严重了才重视
文章来源: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发布时间:2025-08-06
许多人对灰指甲的认知停留在“指甲变厚、发黄”的表面现象,认为不痛不痒便无需干预。然而,这种看似温和的指甲改变,实则是真菌在甲板下悄然“安营扎寨”,若放任不管,可能引发连锁健康问题。
真菌的“潜伏攻势” 灰指甲由皮肤癣菌、酵母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,这些真菌会分泌角质酶,分解指甲中的角蛋白作为营养来源。初期仅表现为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颜色浑浊,但真菌已通过甲小皮(指甲根部皮肤)向深层扩散。此时若未及时干预,真菌可能波及邻近指甲,甚至通过共用拖鞋、毛巾等物品传染给家人。 指甲结构被悄然破坏 随着真菌繁殖,甲板会逐渐增厚、变脆,与甲床分离形成“空甲”。这种改变不仅影响美观,更会破坏指甲的天然屏障功能。当甲板厚度超过正常值的2倍时,日常行走或运动产生的压力会直接作用于甲床,引发隐痛或压痛,尤其在穿紧窄鞋子时症状加剧。 并发症风险悄然累积 长期未治疗的灰指甲可能继发细菌感染。增厚变形的指甲边缘容易刺伤周围皮肤,形成微小伤口,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提供入侵通道。此外,真菌还可能扩散至足部皮肤,引发足癣(脚气),形成“指甲-皮肤”双重感染,治疗难度大幅增加。 日常护理可延缓进展 保持足部干燥是关键:每日用温水泡脚后彻底擦干,尤其是脚趾缝;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,每日更换并暴晒消毒;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、拖鞋等个人物品。若指甲增厚明显,可定期用指甲锉轻轻打磨表面(注意从外向内单向操作),减少真菌藏匿空间。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灰指甲的治疗需兼顾“抗真菌”与“修复甲床”。当发现指甲颜色改变超过1/3、或伴有异味、碎屑增多时,应及时调整护理方式。通过坚持外用抗真菌溶液配合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,多数患者能在3-6个月内看到指甲质地改善,切勿因初期无症状而延误干预时机。- 上一篇:脚趾缝潮湿易引发灰指甲的应对策略
- 下一篇:没有了

网上预约 优先就诊
肤康地址:南京市秦淮区建康路281号
门诊时间:周一至周日 8:00-17:30